《微雲雨露10》三業與五戒

佛教裡提到「出家」或是所謂「遁入空門」,常常令人想到佛門的清規或應奉行的諸多「戒」(梵語「尸羅」),而佛教的戒律係依在家、出家、男女之別有所區分 ; 例如在家優婆塞(已皈依的男信士、居士)、優婆夷(已皈依的女信士、居士)受持的「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出家沙彌(初出家男子)、沙彌尼(初出家女性)受持的「十戒」,乃至比丘(華人民間俗稱「和尚」)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華人民間俗稱「尼姑」)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等。

這些戒規,對僧眾或信眾所要求的嚴格程度縱使不同,但都是要四眾防止為惡、遵行善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道德守則,來讓身心清淨安樂,從而在修行當中得到法喜。「五戒」是佛陀教導弟子的最根本戒律,包括 :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邪淫 4.不妄語 5.不飲酒,今日普遍認為在家居士或信徒,尤以業經皈依佛法僧三寶者,都應該恪守的修行規範 。

然而,即以最基本的尸羅「五戒」來講,一般入門初學者,仍有感到不易遵守、甚至產生窒礙難行的困惑。首先,若要求我們凡夫俗子「不殺生」,沒有仇恨自無殺害有情之理,而飲食方面,可用吃素或只吃三淨肉來避免 ; 其次,「不偷盜」除了昧於貪心動念,必須自我約束之外,尚有法律的罪罰在伺候禁止 ; 但是,「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三項教條,在現代生活壓力之下、俗務牽絆的複雜社會當中,人際互動和工作應酬的場合,戒心不足者,便往往鬆動觸犯,結果仍被「世間法」所因循羈網。

雖說錯誤犯戒可以懺悔面對,但是長此以往,如何能讓內心真正出離 ? 因此,佛教「出世間法」便明白告訴我們,「戒」的落實與實踐,需以內心的動機或企圖來衡量,「以戒為師」,以戒為行為言語的準繩,才有可能進而成就「定」及「慧」。佛陀在最後的教化《大般湼槃經卷 · 梵行品》中有云 : 「世間戒者不名清淨。」原因是「世間戒」乃為【有為】而生,其性不能定、有悔恨之心,有悔恨則無歡喜,無歡喜則無悅樂,無悅樂則無安穩,無安穩則無實知見,無實知見則無厭離,無厭離則無解脫,無解脫故不見「佛性」 ; 所以,世尊強調不生不滅、【無為】「出世間法」的「戒」,才能達到安穩、清涼、安靜、寂滅的境界。

事實上,佛法「五戒」等戒律的緣生因果,是來自於身、口(語)、意「三業」的對治法門 ; 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善業正道,來解脫三業的糾纏造惡,這區區「五戒」得以遠離毒害生命和慧命的種因,豈可消極將之視為教條而已。同修應謹記 : 持戒是助道的因緣,「戒」是無上菩提本,奉行「五戒」是學佛的起步。(撰稿人 : 荷舟居士)

Published by eh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