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雲雨露15》佛教的悲苦觀

「苦」(古印度巴利語dukkha)是一個佛教術語,指一種痛苦、不安的意識,更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佛陀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後,開始宣說的『四聖諦』苦、集、滅、道四種真理的「苦諦」,即是佛弟子應該參透的第一種證悟。

《雜阿含經.三九三經》有記載:「諸比丘,此是苦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取蘊是苦」。佛陀進一步闡釋,我們生活之中雖有苦有樂,但生老病死是眾生必經的過程,所有物質與精神的感受,都只是短暫與偶然的產物,都是無法掌握、不得自在的,所以歸納出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人生八大痛苦的「八苦法」(南傳佛教更衍增出愁、悲、苦、憂、悩等十一苦法的描述);而皆概括稱說「五取蘊即苦」,因為,諸苦的源頭,其實都是眾生一味執取於所有色相與心念,乃至苦苦因果循環、斷見無有已時 !

那麼,佛教的『悲苦觀』難道就只是我們要確立的人生觀嗎 ? 這樣的人生價值又有何意義可言 ? 就像西哲所探討的『享樂主義Hedonism』與『厭世主義Pessimism』兩種極端思想,前者是功利主義價值觀的先驅,然而,證之實際人生經驗,欲要所有行為都能獲得持久或毫無匱乏的快樂,是完全不可能的;而後者的『悲觀主義』不只是一種情緒狀態,而且在心理的傾向以及人生價值的標準上,認為世上痛苦比快樂更為普遍,從而否定生活與生命的存在意義,也因此導致「自殺」是值得追求的謬誤;這也是佛教『悲苦觀』常被誤解或被錯誤引用的地方。

佛教雖視世界的真相為苦,卻以苦為「機緣」,「勇敢的面對其苦,循環地做征服苦的功夫」(語出日學者木村泰賢博士所著《大乘佛教思想論》)。從佛教來看待人生,人類的存在是成立在矛盾的兩種基調之上的,一方面順服自然運行的法則,在免於成長恐懼的前提之下,與草木禽獸並無兩樣;另一方面,人之所以為人,精神上的自由意志,又往往受到知、情、意的不停糾纏,那其實就是深植內心根深蒂固的「苦惱」(佛理稱為「無明」)。也因此,佛陀的智慧告訴我們,參證四諦在外境顯現出來的十六種行相(相貌),就可以找到對治的清涼法味;換句話說,欲要「拔苦得樂」,先要知道苦的成因,否則苦會因循積集、相續無期,再來,透過實踐正道善行,解悟苦是可以滅盡的,『寂滅為樂』才是永恆自在的快樂 ! 所以,從文化的觀點來講,我們可以承認佛教的『悲苦觀』是消極的,但人力對文明改造既然徒增心靈幸福的貧瘠感,那麼,就讓佛教以消極的方法來征服苦惱的文化。

(撰稿人:荷舟居士)

Published by eh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