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辯證6》論解「迴向功德」如何修持

「迴向」一詞是佛教徒每天都掛在嘴邊的用語。其梵文有熟變、轉向之義。它源於大乘佛法初期興起的本願思想,為般若系經典中的重要概念。漢譯經典中最早使用「迴向 」一詞的是鳩摩羅什譯的《小品般若經》。它的意思簡單說就是將自己所做善業功德,回轉而投向於某一明確的目標。大乘佛法認為,自己所做善業功德,不僅要自己得到善報,也要布施給所有眾生同沾利益。因此迴向有三種:第一是將自己的善業功德迴向給自己的菩提,此稱「菩提迴向」;第二是為減輕他人的業苦,或為資助他人成就菩提,將自己的善根功德迴向予他人,是為「眾生迴向」;第三為同時兼具自己與他人功德利益的迴向,稱「法界迴向」。般若迴向強調迴向者基於般若空性的智慧,而淨土迴向則強調淨土如來是迴向的真正主體。因此般若行者重視「法界迴向」,而淨土行者重視「眾生迴向」。

迴向是菩薩乘的重要修行方法,可長養慈悲心及施捨心。淨土宗的迴向法門始於天親菩薩所造《往生論》;天親在論中提出「五念門」作為往生西方淨土的主要修行之道,其第五門即「迴向門」,論曰「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曇鸞《往生論註》中解釋說「迴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者以己功德迴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還相者,生彼土已,方便力成就,迴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

眾生迴向亦不離因緣法,在淨土果位是還滅緣起,在眾生因位則是雜染緣起,曇鸞認為這兩者都有彌陀的本願力默運其中。眾生唸持彌陀名號實際是此一名號功德的顯現,所以持名即是眾生往相迴向,是眾生對淨土的認知根據。而眾生信願彌陀並欣求往生西方淨土,係發自彌陀的敕命召喚,故持名亦是彌陀本願力的還相迴向,是眾生獲得拯救與解脫的存在根據。由二種迴向所創造出來的認知根據與存在根據在此構成了整個淨土信仰的主體。這是曇鸞的貢獻。

鸞祖之後的善導則於淨土迴向義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強調持名的殊勝性。他根據《觀無量壽經》中佛陀開示的經文:「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解釋「至誠心」即真實心;「深心」即信心。而「迴向發願心」即「過去今生,及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間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也。」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作得生想。此心深信,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心生怯弱,迴顧落道,致失往生之大益也。」是知「迴向發願心」必同時具備「至誠心」和「深心」,「三心」是一體互具的;以願導行,由行顯信,謂「迴向發願心」統攝三心亦無不可!

又善導在解釋「深心」義時,特別指出往生之行有二:一曰「正行」,一曰「雜行」。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包括讀頌淨土三經、觀想彌陀依正莊嚴、禮拜彌陀、稱唸彌陀名號、供養讚嘆彌陀等五事;而一向專稱彌陀名號,不間斷不夾雜,是「正定之業」,其他四事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是知往生資糧中,除唸佛外,諸行皆須迴向西方淨土。

彌陀攝生三願的差別也在於此。第十八願攝生之機為「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者;第十九願為「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者;第二十願為「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者。三願最大區別是:第十九、二十願是憑藉自己修行力量,以消減自身業障,並有願生之心的眾生;第十八願則是憑藉佛力唸佛求生的眾生。如沿用善導往生二行來解釋,則修諸功德與植諸德本皆為「雜行」,自當也在迴向得生之列了。此固凸顯持名之殊勝,實則亦顯彌陀攝機之廣。

「迴向」是淨土信仰的最重要理論之一,因為整個淨土信仰的成立根據就是建立在迴向所連結的生佛關係上。如果我們不能把此世的善業功德迴向於往生西方淨土以求得菩提的圓滿實現;又如果西方淨土中的阿彌陀佛不能迴向其救度眾生的誓願於此世界,那麼淨土信仰便有落空的可能。而我們持名唸佛則是同時具足往還二種迴向功德最可靠的修行法門!

(撰稿人 : 宗在居士)

Published by eh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