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花開見佛悟無生。我常在想這句是甚麼意思,您覺得呢?(許嘉珍)

答:「花開見佛」指往生到西方淨土。凡夫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住不退轉,因而開悟,並得「無生法忍」,了「生而無生」之理,故謂「悟無生」。亦即領悟實相之義。(宗在居士)

《釋無生之生》

每讀《金剛經》總覺此經雖講般若空性,但與淨土教義亦有不少相通。如經第十四品中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第二十九品中曰「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對照《無量壽經》中「(菩薩)於其國土(指西方淨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繫,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於諸眾生得大慈悲,饒益之心,究竟一切菩薩所行。」與《無量壽莊嚴經》(即《無量壽經》的宋譯本)「(阿彌陀佛)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等句,謂兩經同出一源亦未嘗不可。究竟淨土是有相無相?往生是生或無生?是我常思考的問題!

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第二疑:「諸法體空,本來無生,平等寂滅。今乃捨此,求彼生西方彌陀淨土,豈不乖理哉?又經云:‘若求淨土,先淨其心,心淨故即佛土淨。’此云何通?」心淨則土淨;換言之,何處不是浄土?又何必指方立相,必以西方彌陀淨土為依歸?

智者大師回答曰:「夫不生不滅者,於生緣中,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體,亦不可得此生;生時無所從來,故名不生。不滅者,諸法散時,不守自性,言我散滅;此散滅時,去無所至,故言不滅。非謂因緣生外,別有不生不滅。為此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諸佛說法,常依二諦: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此謂心淨故即佛土淨。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者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不達此理,橫相是非。瞠他求生淨土,幾許誤哉!」

從「中觀」上說:「無生」是實、是真諦;「生」是假,是俗諦。其實,淨土宗創宗祖師曇鸞早就持這個觀點,其《往生論註》中曰:「 說眾生無生如虛空有二種: 一者如凡夫所謂實眾生,如凡夫所見實生死, 此所見事,畢竟無所有,如龜毛如虛空。二者謂諸法因緣生故,即是不生, 無所有如虛空。天親菩薩所願生者,是因緣義; 因緣義故,假名生,非如凡夫謂有實眾生實生死也。」凡夫妄見所見之生死,是畢竟無所有;而了解諸法因緣生所見之生,是假名生,亦即是不生。天親菩薩所說(即淨土法門)的「願生」,是因緣義,故是「假名生」。鸞祖以此觀點說明阿彌陀佛以其清淨本願攝受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生」乃屬於「無生之生」 ;也就是說:我們流轉於三界之內的「生」根本是虛妄的「生」;唯有依彌陀本願而成就的往生西方淨土的「無生之生」才是真實的!

佛法修行最終目的是了生脫死;具體說便是永離六道輪迴而達到絕對的存在自由——這是一種不生不滅、超越一切的境界,佛法稱之為「涅槃」。《中論》曰「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凡是三界內的都離不開六道輪迴,都不究竟,都屬有為法,有生、住、異、滅等四相。涅槃是超越三界一切的境界,超越生死輪迴的境界,也是「無量光無量壽」的境界。無量光表智慧,無量壽表功德,合之為常、樂、我、淨「四德」,約之即為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淨土法門以持名念佛藉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力往生西方淨土後成佛,實際是以阿彌陀佛的本願因緣作為我們通往涅槃之路的保證。所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這是祖師說往生淨土為「無生之生」的意思!

北宋天衣義懷禪師於宗門開悟後,常修淨土,並以念佛法門勸人修持。一日,問諸學人:「若言捨穢土取淨土,厭此土欣彼土,則是取捨之情,眾生妄想;若言無淨土,則又違背佛語。修淨土者,當如何修?」諸學人無言以對。天衣義懷禪師即自答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又云:「譬如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絕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異類中行。」這段著名的禪門公案很赤裸裸的道出「往生」的玄機!

義懷禪師上述開示,將念佛往生的理與事作了透徹而圓融的闡釋。所謂「生則決定生」是從事相上說,行人只要信願持名,一定能蒙阿彌陀佛願力加持往生淨土。「去則實不去」則是從理上說的,西方極樂世界不出吾人一念之外,真如妙心清淨本然,無有去來之相。用《大乘起信論》的講法:一心具二門,由心生滅門故,有往生之相;由心真如門故,不來不去,實無去者。至於「雁過影沉」這首詩情畫意的偈子,則可以解釋為:修行(包括念佛)雖無念無心,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日久功深,自然會達到同異無差、冥合道妙之境界!

蕅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開示淨土法門「六信」,其中第五信事曰:「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士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第六信理則曰:「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之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亦遍。譬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這兩段話是對「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最好的詮釋。誠是無生而生,生而無生,理事雙備,絕待圓融!

淨土彼岸是人人嚮往的,但在「此岸」的我們現生不可能知道它是什麼樣子?甚至我們現世的生命結束後真否「往生」也不知道?但修行是一條漫長之路,腳踏實地是惟一正道;而今身不向此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淨土法門以迴向願力,說眾生只要持名念佛,不拘行住坐臥、時節久近,臨終都會蒙佛接引往生淨土,聞法修行,得以一生不退,誠所謂「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也。其全部重點仍在於我們現世是否能夠真正如實依教修持?彼岸淨土是𣵀槃之境,本無生滅去來之相;而我們由此岸修至彼岸,入佛知見,得無生法忍,此是謂「無生之生」。因此,「有生」「無生」都是對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和環境而說的。佛法廣大無邊,由信入,依智度;真的理解「無生之生」之義就不會有生或不生之疑了!

(撰稿人:宗在居士)2023.2.1

問:

佛法修什麼?

答:

把義理落實就是修行,佛法上叫「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佛法修行不外一個清淨道,約之為「戒、定、慧」,推之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那、般若「六度」(又稱「六波羅密」)。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為佛教。」約束身、口、意,無執無念,毋逸毋怠,便自然清浄了。

信仰實踐(修行)必須以全副性命貫注之,所以它實際超越了思維及感知;也就是說思辯只是信仰實踐的一部分,而不能取代信仰實踐。在佛法中有些「義理」其實屬於修行的範疇,用思辯去析解詮釋是講不清楚的,只有實踐了才能「證知」。

修行之道多途,但解脫生死輪迴纏縛是共同的最終目標。在各種由修行證知的義理中,「如來藏」是一個常被提到的法門。它指一切眾生所含藏的如來功德,它的體性是清淨的,也是常住不變的;但「如來藏」有常住不變之一面,同時也有隨緣起動而變現萬有之一面。眾生的「如來藏」因受到眾生無始以來的習氣(無明)所薰染,便成為眾生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並由此現起萬有;此時的「如來藏」雖受眾生煩惱執著纏縛,然其體性並不毀損,因為它畢竟是源於佛,而佛的境界是清淨的,同時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湼槃)。「如來藏」和眾生的八識雖相互滲透,都隨緣而動,但染淨不同——在眾生為染,在佛為淨。順著八識輪廻生滅就是凡夫;能經由修行將本來清淨的「如來藏」從煩惱業障中顯現出來便是成佛——佛法上稱此為「轉識成智」;具體說就是轉八識成四智。在仰仗「佛力」的淨土法門唯有一心念佛可以達致;在以「自力」為主的禪、教法門則以「止觀」為入門之階。

「修空」或「空觀」更是一個大家都知道要努力的修行法門。但理解空義是一回事,在現實生活中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真正有修行境界呢?前面提到的「自淨其意」便是「修空」。我們做一件善事而不存在「做」「善」「事」的想法就是「空」,亦即「不著相」。例如布施,沒有誰布施、布施誰、布施了什麼等等念頭及想法,這叫「三輪體空」,是很高的修行境界,但非常不容易,因為只要有一絲造作便不算!佛法上的行善之所以不同於一般公益活動,差別便在這裏。在佛法上,人只要起心動念就不是好事;但人非草木土石,如何不起心動念?因此所謂的「空觀」或「修空」不能在事上打轉;必須從人自身的氣質上去改造,使人對自己、對他人、對世間萬事的關係都有一種「積極性」的澈底了悟——禪門叫「桶底脱落卻不著痕跡」。「空」不是一無所有,也不是虛幻,更非否定一切;它只是不預設立場、不存偏見、不留殘念,不執著、不固執而已。「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種聖人修養近似矣。佛門的境界則是「任運自然、隨緣自在」!

佛法修行就是一個清淨道。「清淨」的相對義是「染汚」,但它們其實是分不開的,就像平靜的海水與洶湧的波浪一樣,其體性同為一水。把複雜的、外馳的心意識收回來,讓它們平靜下來,歸於內斂自明,進而隨緣自在、不染不滯,最後達到一種完全不受生命束縛的解脫境界,便是佛法要修行的內容及目標。

補充說明:

「八識」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個識」,和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它們是眾生的八種感知思維官能,可以統稱為「心意識」。「心意識」因外界而起作用,由是産生對外界和自身的想法及判別,再影響到各種感知思維,如此循環不已構成眾生的內外世界。是佛教認識論的核心,在部派時期便已有所發展,到了大乘佛法興起後更臻精緻成熟。

「轉識成智」:唯識學講「八識」主要是提供我們認識自己身心及外在世界的途徑,其最終目的則是要我們能「轉識成智」以成就解脫。「識」指凡識,「智」即佛智,是佛所成就的四種圓滿智慧,主要有四:(1)大圓鏡智,如大圓鏡現諸色像,能現眾生諸善惡業,一切功德為所依止。(2)平等性智,轉我見識(第七識)得此智慧,能證自他平等二無我性。(3)妙觀察智,轉分別識(第六識)得此智慧,能觀諸法自相共相。(4)成所作智,轉眼耳鼻舌身五識得此智慧,即成熟善業。佛法修行是先從第六識「轉」起,再「轉」第七識;這兩識有成,前五識「轉」起來才容易,最終使「第八識」不再受「無明」及前七識染汚便水到功成。次第修叫「漸修」,一次完成即「頓修」(不是「頓悟」);完全是修行人的根機決定,無所謂高下。

「止觀」:「止」者止息妄念,「觀」者觀想諸法實相是也。止在前,觀在後;止是遠離諸相,觀則深入諸相而自明。修行時以靜坐為主要方式,可依修行人特質或加強「止」,或加強「觀」;止觀雙運時則不二,因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觀也。而真觀必寂然,故觀即止;真止必明淨,故止即觀。「止觀」法門源於禪修,東漢末期隨著佛法傳入中國,後為天台宗加以系統化而成為大乘佛法最重要的基本修行法門。

以上所述以撰文者個人實際體驗為主,應再參核經論所教為是。

(宗在2022.9.17)

問:

佛法談什麼?

答:

佛法除去信仰的部分,實是非常理性的一套思辯哲學,而且它不是一時一地一人的產物;它是經過漫長歲月滙集無數有德有行的智者結晶。這是它與世界任何哲學思想最不一樣的地方。近代很多科學家和哲學家深受佛法啟發不是偶然的。

整個佛法的思辯重點不外集中在三個問題上:(1)我們如何認識所處的世界?(2)我們如何認識自己?(3)我們和世界的關係如何?用現代的哲學語言說就是一個認識論而已。所以不要搞複雜了。當然作為一個宗教,自然必有信仰實踐的一面,也就是我們說的修行;它與佛法理論可以合起來,也可以分開,這完全依個人根機來決定,沒有硬性規定。

佛法理論有宏觀的一面,也有微觀的一面。從其演進看,有基本的共說,也有後出的異說——這是佛教分宗分派的由來。

「諸法因緣生」是佛法最重要的共說之一。所謂「法」泛指宇宙一切,物質的、非物質的都可稱為「法」。這些「法」的生滅變化都不是各別或獨立存在的,它們彼此構成相互的條件,才有包括我們自身在內的宇宙萬事萬物。而這一切卻沒有所謂的「第一因」,用佛法術語說便是「無我」。這個基本概念貫穿前述的三個問題。後來各宗各派的主張其實都是對「諸法因緣生」這一根本命題的解釋及發揮。

順著「諸法因緣生」發展下去,勢必就會產生懷疑論及實有論兩條思辯主線。前者認為宇宙一切都是虛幻的,包括佛法本身,這在佛教的原鄉印度是以「中觀學派」為代表,又稱「空」宗。後者則認為虛幻中仍有實體,其代表為「瑜珈行派」,被稱為「有」宗。後來佛法上說空說有即源於此。

中國人是很擅長調和的民族,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以後「空」「有」兩說就被先後融合了,佛法上叫「空有一如」。在中國發展出來的八宗,全都是融合「空」「有」論的產物,它們只有程度上的差別,而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講到這????你會問我:「那大小乘又是怎麼回事?」其實這是佛教發展史的範疇,即使僅就「小乘佛法」言,也是分「空」「有」兩途的。中國的小乘宗派「俱舍宗」和「成實宗」也是融合「空」「有」學說的宗派,不要懷疑!

我們對世界、對自己,以及對於我們和世界的關係,你覺得是怎樣呢?你是全部懷疑呢?還是全部肯定呢?或者是都有?你能真正理解並有自己的想法嗎?人是萬物之靈,思想決定我們的存在。佛法就是在教我們這個!

補充:

所謂「佛法」如以言說為依據,則概分經、律、論。總稱「三藏」。

經指佛說,但實際上在釋迦牟尼去逝後,隨著佛教傳布發展也有「後造」的,只是都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格式撰成就是。這些經不署名作者,也不一定是一人一地一時所造,其中多為大乘系統。如《華嚴》《法華》《楞伽》《大集》《勝鬘》《涅槃》等;除印度外,其中也有不少出自西域者,據研究《大集》和《涅槃(後分)》就是;而《華嚴經》據信也是在西域最終集成的。

律指戒律,本是佛陀為規範僧團生活及行為的戒條和儀軌,後逐漸形成系統,又隨著佛教流布出現歧異,乃至造成早期佛教派系爭執與分立。早期佛經幾次集結幾乎都與解決各派戒律爭執有關,故其保存亦較完整,且多傳承在小乘各派。在中國佛法中律藏傳譯最遲,亦不如經、論兩藏發達。

論指解釋或發揮「佛說」的論著,大多署名作者;其編造則以印度所出為主。中國也有極重要的論,如署名印僧馬鳴的《大乘起信論》。此外《六祖壇經》也出自中國,它是唯一被承認為「佛說」以外的「佛經」。

另佛經中也有許多偽經和疑經,也被收進《大藏經》中案類備查。前者顧名思義就是偽造的;後者比較麻煩,不見傳承經錄罷了。疑經中最有名的就是《首楞嚴》《圓覺》《占察》三經;因其內容精妙,也一直被視為正規經典,修習及闡釋極多。此亦反映佛法的特色。

(宗在2022.9.8)

問:

自從學佛以來,除了研讀佛書、略有捐助布施之外,一直想要履行「居士五戒」。對於五戒前四戒:殺、盜、邪淫、妄語的「性戒」大致已可消除;惟飲酒的「遮戒」,雖年輕時工作性質常需應酬,而現職已少有必要與客戶飲酒往來,但家庭生活則偶有在週末,夫妻淡飲調酒(低酒精濃度)、聽聽音樂的放鬆習慣。

想請教先進,個人究該完全戒除此一生活趣味?或必須尋求佛門師父皈依持戒,始稱圓滿達成居士五戒?

余自忖,唐朝大詩仙李白,被杜甫形容成「斗酒詩百篇」,居然也敢自稱「青蓮居士」,果如此,則戒罪可悔將伊於胡底?煩請賜教為感。

(荷舟2022.4.18)

答:

佛門酒戒是「遮戒」,因為喝酒本身並不直接構成惡行。制定酒戒原因是喝酒不但累己,而且累人,又因為人人都認為自己不會喝酒過量,所以才規定受酒戒者要滴酒不沾。但《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中說:「病時偏以諸藥至之無效,非酒不癒,方始服之,無犯;若以酒塗瘡,無犯。」則說明如是為醫療養生必需則可開遮。

佛陀制定酒戒的本意是要確保修行人身心健康,避免修行干擾。這是所有佛門戒律的精神,而此種精神也應適應時代變遷,故凡是能使人亂性的都可名為「酒」,如吸毒和濫用藥物都包含在內,絕對不能碰!反之在現代工商社會酬酢難免,甚至三兩好友乃至夫妻情篤淺酌怡情,亦要能自明自制才好。至於藉酒為文或以海量鯨吞博灑脫遺世之名,我看能免則免吧!

(宗在2022.4.18)

荷舟(續問):

謝謝宗在釋疑。但請進一步明確告知:若夫妻好友偶為適度淺酌,而非豪飲成癮,則此「遮戒」有無必要悔之(造成內疚之感)始稱開遮?而「居士戒」形制上,必由法師授予告戒嗎?若依自律要求符合戒律精神,可否視為坦然無犯,無須動輒稱悔,否則,似有「明知故犯」之矯情乎?(2022.4.18)

宗在(續答):

居士戒甚至菩薩戒等在家眾毋須法師告戒,自己發心告懺即可。

依大乘戒義,自律不等於可以開遮,否則就不為「戒」了。

懺悔的對象不完全是所犯戒罪,它本身就是一種修行,故曰「修懺」。

佛門一切都從動機出發,即「起心動念」是也。夫妻友好情深意濃是幸福之事,小酌怡情自不在戒禁之內。不必過於拘泥。否則夫妻閨房之事豈不有犯淫戒?(2022.4.18)

問:為什麼需要念經﹖

答:念經跟服藥原理有點像,你若不相信醫生的藥,往往吃了,也沒效。念經的概念就像接通頻道,將自己的頻道,調整到和諸佛菩薩的頻道一樣,頻道接通,諸佛菩薩聽到你的祈請,自然會給予加披護佑。(常曜2022.2.21)

問 : 藏密與漢傳佛法有不同嗎?

宗在:
關於藏密,我只讀過《菩提道次第廣論》。其內容所談的十二因緣法、四攝、三學、六度,乃至最後的「止觀雙運」,除了一些名詞外,我不覺得和漢地佛法有什麼截然不同。僅讀其「道前基礎」諸卷便獲益良多。
藏密不談頓悟,反對漢地禪宗的不立文字之說;而禪宗偏偏被視為漢地佛教的代表,這大概是一些人認為兩地佛法不同的主因吧。
「即身成佛」是藏密的特點,在傳法上特重上師接引,在修行上強調身口意三密合一。且藏密以大日如來為教主,不同於漢地佛教以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又漢傳佛教傳統上認為成佛係多生累修才有可能,即使淨土宗也是以往生西方淨土後方能修成正果。
漢傳佛教重視經教,故強調解行合一,思辨是入道之門。藏傳佛教也重視經教,但更強調與本尊相應。所謂「神悟」指一種直觀上的契證,非神通也。這也是藏地佛法非常堅持的原則,也是漢地佛法(包括禪宗)無法在藏地流行的原因。
藏密與漢法並非截然不同,畢竟了生脫死是佛教的共同目標,只是修學方式不同。此外佛法在千百年的流傳過程中,常會適應環境和時代而有不同,別說藏地與漢地人文風俗不同了;就是藏地本身的佛教在傳承過程中也歷經不同階段而有不同的內涵及特㸃啊。 2022.1.12

常曜:
其實漢傳和藏傳只是差別在藏傳有速道成佛,漢傳不是沒有,我個人認為,是古時候 / 現代高僧大德覺得眾生們的根器不適合聽,他們就不說了,我在藏傳的時間也滿久,耳濡目染親炙的上師不少,真正高人都很謙虛低調,他們也不會開口閉口講神通,但是仔細體會 / 觀察,就會知道他們的證量和功德福報不可思議,所以,我是真心尊重師長,絕不敢造次的,學佛就是要學習比我們優秀,比我們智慧的人,期許自己、自我要求,和他們看齊,心自然會打開,遇到的都是善緣,善知識。2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