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雲雨露14》福德與功德

「布施(又稱檀那)」是佛教裡菩薩修行所具有的品德特質之一,無論是南傳的『十度波羅蜜』或北傳的『六/十度羅蜜』,都將之列為首善,而「布施」所涵蓋三種修行方式『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是為了對治人性的慳貪、無智、恐懼的習氣,以慈悲之心使人得樂拔苦;而『財布施』不只能濟貧,也能克服施者吝惜的毛病,施與受雙方都得到快樂,可說是一種利他又自利的方便法門。

然而,社會上有許多富裕者捐助財物時,往往高調行事爭取媒體曝光,甚至施捨的動機,是為了財務運作上的節稅目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救助貧困確是值得肯定的善舉,對事業有成者也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壯舉,這樣的果報可以說只是在累積「福德」,可得人間、天上的福報,尚無法出三界、了生死,原因何在 ?

禪門有個公案,南朝梁武帝曾問菩提達摩尊者:「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 ?」尊者答道:「並無功德」,武帝驚問、達摩覆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追問如何是真功德 ? 祖師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這話裡的『淨智空寂』,直指出一般『財布施』的動機,常常隱藏了浮誇的心態,也就是住在『妄想』的層面上,含有炫耀或者其他的『攀緣』目的;古語常說:「為善不欲人知」,默默行善,例如為了感恩、長年賣菜付出存款來助人,致被發現的台灣阿嬤陳樹菊,其懿行美德,並不亞於財富有力人士的公益活動。

《金剛經》佛陀告訴須菩提:「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又說:「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此段對話喻示的真義,並不是說『財布施』的「福德」與「功德」比不上「法布施」,而是說「無為淨心、究竟無我」的行善,才是衡量功德與否的要項,也就是祖師所謂『淨智空寂』,就是任何佈施的本體性所在,我們學習佛法的弟子,務必秉此初心了悟、褪去表相,種下無漏善因在真實利益眾生的福田上。

(撰稿人 : 荷舟居士 )

Published by eh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