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善講壇3》佛學的善惡報應

在學佛過程中常會碰到善惡的問題,例如人們常說所有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佛法當然也是,但善惡問題卻不是佛法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佛經中經常談到十善、十惡、五逆等,甚至列為戒律;但佛經中從不對善惡本身下定義。道理在於善惡是個相對概念,人的行為有善惡,但人倫標準不同,所以無法一概而論。但佛法不離世間法,所以為善去惡是必要的!

人們談到善惡又常想到報應之說。但佛法講的因果業報是涵蓋一切事物的,善惡之報只是其中一部分;甚至人所以行善行惡本身就是業報的結果!

在大乘佛法中,人人都具有佛性,而佛性本身是無所謂善惡的。了解自己有佛性並把它彰顯出來就是悟,反之就是迷;所以在佛看來,眾生只有迷悟之分而沒有善惡之別。佛的慈悲也正在於此。

明朝理學家王陽明晚年提出概括其一生思想學說的「四句教」,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很能說明世事人情與善惡的關係。而佛法的真諦在解脫人的生死桎梏,提昇生命的品質,我們如果能自覺的不執著、不放逸、修己利人,那麼講善講惡都是多餘的!

(撰稿人 : 宗在居士)

Published by eh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