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善講壇9》戒律的認知與實踐

佛教的戒律不同於世俗規範人們權利義務的法律;佛教戒律基本是一種生活道德規範。「戒」和「律」本來是兩個名詞,梵語分別叫做「尸羅」和「毗奈耶」;前者指發自內心的行為準則(又稱「學處」),後者還包括一些儀軌,範圍比「戒」廣泛。但兩者是不可分的,佛陀在世時為了約束僧團行止而「隨犯隨制」,便有具體的戒本(梵語稱「波羅提木叉」)流傳;佛陀逝世後,弟子們集結佛陀的教法更形成了「律藏」而與經、論並稱為「三藏」。

《楞嚴經》上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而無論是大乘的「六波羅密」或小乘的「十波羅密」皆將持戒列為前二位。《大毗婆沙論》說尸羅有十義,其中增上義謂「佛於三千大千世界有威勢者,皆尸羅力。」又曰:「淨持戒是眾行本,能至涅槃故。」

戒律的目的是為防非止惡,進而培養修行者的善緣與善智。它既然著重於「發自內心的行為」,因此只要起心動念有所不軌就是犯戒。大乘佛法中的「菩薩戒」以及禪門講的「無相戒」即由此立論。但人的根器機緣不同,只要動機純正並以慈悲為先,佛門戒律也不是一昧呆板而不知權變的。例如原始佛教禁止僧侶耕食,但中國禪宗為了出家修行能自食其力就演變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規戒律來了。

又佛教的傳承主要靠僧侶,所以出家眾的戒律比在家眾要多且嚴。「五戒」「十善」(菩薩戒中稱「十重禁戒」)是最基本的戒律,近代大德聖嚴法師更認為「十善戒」貫穿世出世間一切戒法,為成佛之至道。不過老實說,一般人很難做到!正如隋代道綽禪師所說:「緃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稀。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驟雨!」

持戒確實不易,所以我們對於能持戒的修行者一定要尊敬。戒律其實也是一面鏡子,它譲我們知道自己距離理想的道德層次有多遠!中興律學的近代大德弘一法師,他總結其一生研究戒律的心得後說:「惟名聞利養,甜愛輭賊,及瞋心瞋火,雖有佛力,不能救焉。行者當深加精進,以攘卻之!」精持不懈,不自欺欺人,確實是我們面對戒律最根本的態度!(撰稿人 : 宗在居士)

Published by eh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