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義辯證1》析論「空」的真諦

「空」或「空性」是佛法的一個根本義。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冥修悟道時即是悟到「萬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佛教又稱「空門」,「空門者,生空、法空也。」宇宙萬有莫不是因緣和合而有生滅,因此它們本身沒有自性,佛法稱此為「空」——能這樣的(指形成萬法的因緣)是空,叫「生空」;所這樣的(指因緣所形成的萬法)也是空,叫「法空」。這種「緣起性空論」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哲學的特點。

在大乘佛法中,「空」不只是因為萬法無自性才有的概念;而是具有與萬法共生共成的積極意義,如《中論》:「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則不成。」所謂「真空能生妙有」、「空性出生萬法」是也;一切善法皆因我們體悟空性而生。因此為理解空,佛法上有各種解釋或闡述,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把「空」分為十八種,而可統攝為人空、法空、勝義空。人空指一切生命體,法空指一切現象界,它們都是緣生緣滅;而勝義空則超越一切相對性,甚至連「空」本身也不存在,故又稱「第一義空」或「實相空」,這其實即涅槃寂靜義。

空和有(即萬法)的關係如何?這是理解空性至關重要的問題。《大乘密嚴經》曰:「離空無有色,離色無有空,空性與之一,展轉無差別。」是知:空和有不是對立的,而是一體兩面相互依存的;空不是有之外的空,有也不是空之外的有,空與有相融相即,無先後能所之別。宇宙萬有(萬法)只是現象,這些現象依托空性而得以存在;而空性本身也必須藉由這些現象才能顯現。換言之,「空」是諸法得以成就的依據;如果沒有空性,一切法就不能從緣而有,也不可能成為器用。舉個例子,就像茶杯或房子一樣;儘管有各式各樣的茶杯或房子,但茶杯必須是空的才可以盛水飲用,房子也必須有空間才可以居住。

空性既是佛陀教法的根本義,因此「修空」向為佛門注重。小乘佛法有所謂「析空觀」,即把心法和色法的構成分析至極處,然後根據分析的結果慧觀人我二法皆空之理。大乘佛法則有「體空觀」,直接就諸法本身去體達其如夢似幻的空性;換言之,即不壞諸法之存在而觀空,故又稱「體假入空觀」。教下倡行的「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稱「摩訶止觀法」)便是很典型的大乘修空法。

所謂「一心三觀」指空、假、中三種慧觀,為能觀義,指我們觀想時應具備的三種認知力,即洞見萬法(包括我們自己的心識)都是因緣和合的、無自性,故是「空」;但「空性」必須藉著所緣境去顯現,而這些所緣境卻不是真實的,故稱「假」;最後融合空、假兩者完成我們心裏的認知,就是「中」。所謂「一境三諦」指真、俗、中三諦,為所觀義,指我們所觀的內外境,「真」是對應「空」而生的境,「俗」是對應「假」而生的境,「中」的意思相同。一心而三觀俱呈,觀一境而三諦皆了,「空」「有」互融互即,不偏不倚,這便是「摩訶止觀」的法門大概。

我們藉相修空,目的不外是要增進我們的心量,豐富我們對世界萬有存在的認知,以破除一切執著。按境界說,即先藉空觀去了解一切事物現象的共性,這叫做「一切智」;再藉假進一步了解諸法的差異性,這叫「道種智」;最後藉中觀來發揮萬法體相用圓融不偏的功能,是謂「一切道智」。這在「摩訶止觀」法門上稱為「一心三智」。從實證上說,它是要我們透過生活日用等尋常事物去體達萬事萬物的內在「整體性」及其「非恆常性」。這就是「空」的真諦!(撰稿人 : 宗在居士)

Published by eh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