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善講壇1》佛教的布施

經常讀到不少稱許人們行善的文章,文章的重點不在行什麼善,而在強調怎樣的行善才不會傷害受惠者的自尊心,所謂「不加遮掩的善良最容易灼傷別人。」我覺得社會人情能有這樣的反思真的是非常進步,非常有正面意義。

布施是我們佛教的首要善行,在「六度」中列為第一,常為諸經典所強調。而事實上整個「六度」都是布施義,所謂「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這偈中的「檀義」即是布施的梵文「檀那」,它統攝全部六度,開演出來即是資生布施(即財布施)與無畏布施,和法布施;財布施本身就是布施的一種;而持戒和忍辱兩者即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三者便是法布施。這就是「此中一二三」的意思。

必須說明的是佛教的布施與我們社會一般所行的公益是不大一様的。我們一般人所做的社會公益無論怎麼做都是有限的,其核心不外「實惠」兩字。但佛教的布施是無限的,也不以實惠為價值,它比較看重「動機」;如佛經中常舉的故事:一個貧窮女竭盡所能的布施她僅有的一文錢,其功德勝過一個富家女的任何布施!而我們知道一文錢是沒有什麼實惠的,但卻很受佛的肯定(佛並不否定富貴人家的布施),我想我們從這裡面應該可以體會到佛教布施的意義。

在個人行持上,布施是對治慳貪最有效的辦法。慳貪是一種先天的性情,為累世業障,這種障性不除如何破除情執呢?所以「六度」列布施為第一波羅密。布施的行為要自然而具體,但心態上要不留痕跡,即「無住」或「不著相」;《金剛經》云:「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布施者心中不存在誰布施?誰被布施?以及布施了什麼?這種境界(也是心態)就是所謂的「三輪體空」。我們在社會上行善尚且要「低調」,以免因「不加遮掩的善良」而傷害人家的自尊心;以解脫生死輪迴為目標的佛法不是更應超越一切有所欲想的作為嗎?(撰稿人 : 宗在居士)

Published by ehba